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韦斯科普夫对利润率动态的研究及其局限

2014-01-15分类号:F014.39

【作者】孟捷  李亚伟  
【部门】清华大学《资本论》与当代问题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美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韦斯科普夫曾在1970年代提出了一个研究利润率动态的方法,即将其变动归于产出资本比率、利润份额、产能利用率这三项因素的变化,并将它们与三种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相对应。他采用计量方法检验了三项因素对于60年代末利润率下降的不同影响,并据此以维护"利润挤压论"针对1973~1974年危机成因的理论解释。韦斯科普夫的研究代表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利润率动态进行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分析的重大尝试,但其研究方法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为了进一步精细地解释劳动份额的变化,韦斯科普夫区分了两种劳工实力,这实为其分析中的败笔。
【关键词】韦斯科普夫  利润率  利润挤压论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3XNH094)
【所属期刊栏目】当代经济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