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市场潜力、就业密度与我国地区工资水平

2012-05-16分类号:F249.2

【作者】何雄浪  汪锐  
【部门】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本文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建立包含三个部门的地区贸易模型,推导出可估计的市场潜力方程,并以1985~2008年为样本区间,探讨市场潜力、就业密度与我国地区工资水平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市场潜力的增加对工资增长的贡献最大,人力资本的增加对工资增长的贡献也很显著,进出口总额的增加也能促进工资水平的增长,而就业密度却与工资水平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外商直接投资与工资水平呈弱负相关关系;市场潜力的增加对工资增长的贡献效应在西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又高于东部地区,而人力资本的贡献效应则恰好相反;就业密度的增加对工资增长的负效应在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又高于西部地区。
【关键词】工资差异  市场潜力  就业密度  市场开放度  区域经济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多重视角分析下的我国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1SZYTH0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产业空间分异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09CJL03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形势下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研究”(09&ZD011);; 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点建设资助项目(2011XWD-S0202)
【所属期刊栏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