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常账户失衡和人民币汇率的动态运行——基于新开放经济宏观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的估计
2013-09-28分类号:F224;F832.6
【部门】招商局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要】通过构建具有微观基础的两部门垄断竞争模型,分析内外部冲击在短期和长期对主要宏观变量的影响,并结合SVAR方法对我国经常账户失衡和人民币汇率的动态运行展开深入研究。结果发现,贸易部门技术进步是经常账户失衡的主要决定性因素,而汇率冲击和货币冲击只可以解释其短期震荡,而无长期影响效应。与此同时,人民币汇率变动绝大部分由实际汇率冲击所解释,而名义货币冲击的贡献度相对较小,但近年来央行采取的一系列积极货币政策对汇率决定仍然产生了显著影响。递归预测方差分解结果和对月度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结论是稳健的,人民币汇率对贸易的影响存在短期J曲线效应,但汇改后特别是次贷危机以后,实际汇率冲击对经常账户余额变动的解释...
【关键词】动态一般均衡模型 递归预测方差分解 汇率超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汇率调整之谜和我国经常账户失衡研究:微观基础与动态效应”(12YJC790006);;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人民币升值、劳工成本上涨对中国外贸竞争力的影响研究”(12BJL057);;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青年项目“缓冲储备理论和中国居民预防性储蓄消费行为的理论模型与计量研究”(GD11YYJ01);; 华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培育基金项目“中国贸易行为的理论模型与计量研究”
【所属期刊栏目】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