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异质性
2014-11-13分类号:F822.0;F832.3
【部门】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摘要】基于我国62家商业银行2000~2012年间的微观数据,通过动态非平衡面板系统GMM方法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的异质性特征。实证研究发现,系统重要性银行相对一般性银行而言,在风险承担方面同时具有正向截距效应和负向斜率效应;自有资本比率较高和规模较大的银行对宽松货币政策的反应较为审慎;热衷于表外业务的银行在面临宽松货币政策时会表现得更加冒进。构建将金融稳定目标纳入货币政策反应函数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促进货币当局与监管当局的沟通协调,对异质性银行实施动态化、差别化的审慎监管,有利于实现金融稳定。
【关键词】货币政策 金融稳定 银行风险承担 宏观审慎管理
【基金】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201406280127);;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13CJY0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203175)
【所属期刊栏目】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