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配股后的业绩下降之谜——基于信息不对称及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
2012-10-28分类号:F832.51;F224
【部门】南京审计学院国际审计学院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摘要】国内外研究文献表明,在不同制度背景的市场环境中,公司股权再融资后均出现业绩下降现象。本文指出,造成业绩下降的根本原因在于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冲突,这一冲突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通过引发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而导致公司业绩下降。在此基础上,基于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运用Myers和Majlu(f1984)的模型框架,对上市公司配股融资后的会计业绩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配股后公司业绩出现了显著下滑,在股权集中的治理结构下,控股股东的机会主义行为是造成业绩下滑的直接原因,包括配股前的盈余管理和配股后的圈钱行为;公司治理结构对业绩下降具有重要影响,随着股权集中度的增加,发生...
【关键词】股权再融资 信息不对称 委托代理理论 会计业绩 圈钱 盈余管理
【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苏政办发[2011]6号);; 江苏省教育厅2009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SJD630054)
【所属期刊栏目】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