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自由化、非对称调整与新兴市场的金融危机
2010-03-15分类号:F830;F224
【部门】暨南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二战"后,新兴市场经济(EMS)也存在广泛的金融抑制。抑制政策可能有短期增长效应;但本文理论模型显示,长期内,竞争机制会耗散金融租金,EMS实际增长率低于有保障和自然的增长率。70年代末期以来,EMS放松了金融规制。因价格调整快于数量调整、金融市场调整快于产品和劳动力市场,金融自由化产生负产出效应。负产出是基本的风险源。来自于金融、实际部门的任何冲击以及制度与政策失灵,都可能引发金融危机。抑制程度越深,负产出效应越大,人均产出越低,自由化过程中发生金融危机的概率也越大。本文使用25个国家1980~2001年的数据,以二元选择模型对上述假说进行实证检验。
【关键词】非对称调整 负产出效应 金融危机 新兴市场经济
【基金】“国际金融危机、损失承担非对称性与农民相对贫困恶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一般项目(编号:09E-14)
【所属期刊栏目】当代经济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