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高管为什么会滋生隐性腐败?
2014-10-15分类号:F272.91;F276.1;D262.6
【部门】暨南大学管理学院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摘要】本文以超额在职消费作为量化高管隐性腐败的代理变量,利用中国国有上市公司2006—2012年相关财务数据,研究国有企业高管隐性腐败的原因。实证研究发现,权力过大、信息不透明、监督机制不健全是国有企业高管滋生隐性腐败的主要成因,而激励机制对高管隐性腐败影响并不显著。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信息透明度的提高能抑制利用权力的腐败行为,还能强化监督机制对腐败的抑制作用。因此,要抑制国有企业高管隐性腐败,就应当限制高管权力,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更为重要的是,应强化国有企业高管个人信息披露,提高国有企业经营运作的信息透明度,把权力置于阳光之下。
【关键词】隐性腐败 权利 监督 激励 阳光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媒体报道、媒体偏误与财务丑闻治理”(7137216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会计信息与资源配置效率研究”(71132004)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管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