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贷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机制
2011-04-15分类号:F832.4;F752.6
【部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中山大学经济研究所
【摘要】本文研究银行信贷对我国对外贸易的长期和短期影响机制。理论分析表明,银行信贷能够通过动员储蓄和优化资源配置两种方式扩大对外贸易规模并改善贸易结构,致使银行信贷与对外贸易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本文采用边限协整检验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ARDL-ECM),使用月度数据的实证分析验证了上述理论假说。本文研究发现,银行信贷对外贸的长短期影响存在差异:短期内存在抑制效应,通过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改善对外贸易的政策存在超过三个季度的时滞;长期存在规模和结构上的促进效应。本文的发现有助于人们理解信贷政策对贸易的动态影响。经济危机后我国信贷扩张的效果和对外贸易的回暖时机与我们的理论预期一致。
【关键词】银行信贷 对外贸易 影响机制 ARDL-ECM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地方政府官员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机制研究”(7080305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我国初次分配中的收入差距与成因”(08JC79010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技术创新引导的多元化战略与企业可持续成长问题研究”(09YJC790267)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管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