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是否促进了异质性企业生产率的增长:来自中国制造企业的实证分析
2010-08-22分类号:F224;F752.62;F425
【部门】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摘要】本文采用2004—2007年中国规模以上制造企业的数据,通过扩展Olley和Pakes(1996)的模型,修正了以往分析中普遍存在的选择性偏差;运用出口产出比来测算企业的出口,结果发现出口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不显著。实证研究显示,出口企业有着比非出口企业更高的生产率,但这种生产率优势一般在出口企业进入市场之前就已经存在,而不是因为进入市场之后出口企业显著提高了生产率。我们认为,出口效应不显著的原因除了中国的市场体系不完善外,可能更在于以加工贸易为主的贸易模式。
【关键词】出口 生产率 异质性 选择性偏差
【基金】教育部“国际金融危机应对研究应急课题”重大项目《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的中国:宏观经济政策选择和结构调整》(项目号:2009JYJR001)的阶段性成果;教育部“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中央财经大学211工程3期金融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的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南开经济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