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分析
2012-10-01分类号:F827.12;F822.5;F224
【部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中国CPI自2011年7月达高点6.5%以来,到2012年8月降到2.0%,这是国内宏观调控取得的显著成效。但有些外部因素却是不能调控的,如美国2012年9月14日推出的第三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3)是否会给中国带来新的通货膨胀压力?本文通过分析2008年11月和2010年11月美联储先后两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的实际影响,以此推测QE3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可能影响。研究设计从大宗商品价格、国际资本流动两方面进行理论分析,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的月度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美国这一政策给中国带来了输入型通货膨胀,并且意外发现中国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过度。
【关键词】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外汇储备
【基金】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绿色制造金融支持研究”(项目编号:09SJB790003);;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我国应对国际金融风险的对策研究”(项目编号:08AJY029);;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美国金融霸权对我国经济影响实证研究”(项目编号:CXLX11_0004);; 江苏省高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当代我国通货膨胀成因研究”(项目编号:11CX036)
【所属期刊栏目】财经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