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金融生态环境主体异质性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分析
2013-11-15分类号:F822.0;F832;F224
【部门】上海立信会计学院金融学院 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摘要】金融生态环境中微观主体的异质性和主体所处环境的差异决定了货币政策存在区域效应。依据新、后凯恩斯主义和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研究,本文以信贷渠道为切入点,从地区间金融生态环境的差异和银行、企业的异质性视角,探析区域效应的微观形成机理,并运用SVAR模型实证检验了1985-2008年中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存在性和形成原因。实证研究表明:金融生态环境中政府对经济的主导以及制度与诚信环境和各地区货币政策的产出脉冲响应峰值相关系数最高,股份制商业银行所占比重和法治环境指数相关性也较高,表明金融生态环境差异和银行异质性是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形成的重要因素,前者尤为显著。此外,地区间企业特征差异也是导致区域效应...
【关键词】异质性 货币政策 区域效应 金融生态环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金融约束的居民消费抑制和经济动态效率研究”(项目编号:7126301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国经济动态效率检验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研究”(项目编号:11YJC7906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银行信贷资源配置对我国经济增长效率和稳定性的影响机理研究(项目编号:71363017)”;; 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上海市银行业结构与信贷资金配置研究”(项目编号:ZZLX13005)的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评论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