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从“家庭捆绑”式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获益?——来自CHARLS数据的经验分析
2015-07-30分类号:F323.89;F842.67;F224
【部门】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要】本文运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项目2011年全国基线调查数据,采用异质性处理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框架中的"家庭捆绑"机制对家庭代际经济转移的"挤出"效应及其程度,由此评价"家庭捆绑"制度安排对老人收入再分配的效果。在控制了选择性偏差和不可观测异质性因素以后,研究发现: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初期,"家庭捆绑"机制并没有对传统家庭养老产生强烈的"挤出"效应。②不可观测的异质性因素导致最有可能被"家庭捆绑"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覆盖的老人获得成年子女经济转移净额最少,相反,那些没多大积极性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老人却能获得比较多的子女经济转移净额。由...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家庭捆绑”机制 代际经济转移 挤出效应 异质性处理效应模型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挤出效应与收入再分配效果研究”(项目编号:71303050);; 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效果评价与政策选择研究”(项目编号:JAS1403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村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