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集聚企业“双重成长环境”下的学习能力与生产率之谜——新—新贸易理论与新—新经济地理的共同视角
2014-01-15分类号:F752.62
【部门】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广东外贸服务研究中心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暨南大学广东外贸服务研究中心
【摘要】针对我国省份(地区)的企业TFP度量以及相应的核密度分布对比,研究发现集聚(或出口)企业生产率异质性程度均弱于非集聚(或非出口)企业,表明"集聚中学习"和"出口中学习"机制导致企业在模仿学习过程中走向生产率同质化。而集聚出口环境下的企业具有生产率优势;双重学习能力和异质性程度均明显,即创新效应大于模仿效应;内资企业的双重学习能力强于外资企业。进一步的实证检验发现集聚环境有利于企业增加对"销售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学习能力,出口环境可增加企业的经验值;技术迁入型的外资企业在集聚(或出口)环境下的学习动机和能力不足;研究还发现出口型企业更加依赖集聚的专业化经济带来的学习能力提升。
【关键词】出口中学习 集聚中学习 生产率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战略研究》(08&ZD03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73116;71273286);;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103);;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1-0546);;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S2013010012485)的资助;;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12JNKY001)
【所属期刊栏目】管理世界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