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不平等与中国高储蓄率:基于目标性消费视角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2011-09-15分类号:F124.7;F832.22
【部门】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本文在习惯偏好下通过建立一个考虑两类代表性家庭的两期消费决策模型,讨论了收入不平等与目标性消费如何影响中国的储蓄率。我们的理论模型得到了两个基本结论:(1)在高收入者和中低收入者具有相同的时间偏好和消费习惯强度的情形下,基于收入不平等对目标性消费的强化效应,中低收入者比高收入者具有更高的储蓄率;(2)收入不平等程度越高,消费习惯越强,经济中的总储蓄率就越高。结论一能够很好地解释为什么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居民的储蓄倾向在平均意义上高于城镇居民。通过对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统计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结论二也得到很好的验证,并且实证结果对各种收入不平等指标和居民储蓄率指标、不同样本数据集和计量估计方法均具有...
【关键词】收入不平等 目标性消费 储蓄率
【基金】汪伟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高储蓄现象的理论与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0CJL014)的阶段性成果;;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编号:B802);; 上海财经大学“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等项目的研究资助;; 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的资助(项目编号:CXJJ-2011-337)
【所属期刊栏目】管理世界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