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供给机制、结构调整与电子货币的现实功用

2015-03-15分类号:F822

【作者】宋芳秀  胡修修  
【部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使用我国2002年1月至2014年1月的月度数据对电子货币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电子货币对流通中现金有较强的替代作用。对货币乘数的实证分析表明,在控制了法定存款准备金、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等因素的影响之后,电子货币仍然能够显著放大货币乘数。货币的电子化已经使得中国人民银行通过货币供应量这一中介目标进行宏观调控的能力受到阻碍。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利率作用机制的逐步理顺,中国人民银行应尽快推动货币政策从数量调控转向价格调控。
【关键词】电子货币  货币供应量  金融监管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美元国际供应量的数额估算、决定机制及其经济影响”(批准号:10CJL037);;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居民信用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批准号:12JZD03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际资本流动、货币国际化与货币政策:基于中国的理论与经验研究”(批准号:71373011)
【所属期刊栏目】改革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