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山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实证研究——基于陕、川、渝三省(市)后续产业现状调查
2014-04-09分类号:F326.2
【部门】安康学院政治与历史系 安康市林业局
【摘要】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一定要从当地的资源优势出发,与当地的实际相吻合。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顺应时代要求进行生态建设的政府行为,政策设计的生态目标已经基本实现,但后续产业获得的收入替代所退耕地的收入的目标尚未实现。在第一个补偿周期期满后,发现不能解决退耕户生活来源,又按第一次补偿标准减半再补偿一个周期,延长补偿后发现仍无法解决退耕户生计问题,又推出后续产业政策,再扶持8年。同种粮相比,经济作物的生产具有周期长、技术性高、受自然条件和市场前景影响大、用途单一等特点。由于政府退耕管理经验缺乏和退耕户被动完成任务心态的原因,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政策目标分散,缺乏科学论证等因素导致后续产业的发展偏离了当地资源禀赋...
【关键词】比较优势 退耕还林 后续产业 实证分析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政治经济学评论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