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经济增长方式评价
2015-12-16分类号:F299.21;F124.1
【部门】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摘要】在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的当下,通过城镇化手段刺激内需进而拉动经济增长是必要举措。但中国城镇化模式是否粗放,是否有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却尚未被解答。为此,本文摒弃测算TFP增长率的新古典条件,放松生产函数形式、规模报酬不变和技术进步希克斯中性的要求,给出要素贡献率的非参数测算方法。在方法创新的基础上,本文实证研究显示:1985—2012年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4.15%,占主导地位;劳动贡献率为3.26%,能源贡献率为21.75%,而TFP贡献率仅为10.84%,因此样本期间经济增长方式较为粗放,并且从趋势上看这种粗放性没有显著改善。回归分析表明,相比中国的工业化和服务业化而言,以往的城镇...
【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经济增长动力 城镇化
【基金】“中央在京高校重大成果转化项目(京津冀协同一体化发展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YJA790049)的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