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质量:理论与实证
2012-01-20分类号:F424;F49;F224
【部门】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国家信息中心
【摘要】本文构建完全竞争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模型,将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应用于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研究,以2000-2009年中国31个省市面板数据探讨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质量并发现:首先,融合具有周期大约为5年的间断平衡性,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路径与两者融合的相关性高于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路径,工业化和信息化对各自理想水平的偏离呈交替波动等三个主要特点;其次,融合对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三次产业结构调整、降低单位GRP电力消费和能耗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融合水平每增加一个点(以百分计),人均GRP可增长0.06%;融合可显著减少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促使第一产业向第二或第三产业转移;融合可减少单位地...
【关键词】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 融合质量 非参数估计 融合系数 偏离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机制研究”(批准号08AJY03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70572071;71072091;70971143);; 广东省软科学项目(批准号2011B070300105);; 中山大学“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号14000-3164505)的研究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