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家析产、财富冲击与生育行为:基于清代至民国初期浙南乡村的实证分析
2015-02-20分类号:C912.82
【部门】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史学系 上海财经大学数理经济学重点实验室
【摘要】本文利用浙江南部松阳县石仓村阙氏族谱及分家契约文书,对中国传统社会分家制度与生育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研究发现:在传统社会分家制度的作用下,出生次序与生育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出生次序每滞后1个单位,生育子女数量平均减少0.3人。其原因在于分家制度导致分家前后财产产权属性的变化,对处于不同婚育周期的儿子产生不同的生育激励。出生次序靠前的儿子,容易产生"搭便车"行为,可以用分家前大家庭的财富养育自己的儿女,因而有多生育子女的倾向;而出生次序靠后,特别是分家时还未到婚育年龄的儿子,受分家后经济条件的约束会抑制自身生育水平。本文不仅为中国传统社会是否存在人口控制提供了新的实证证据,同时首次从...
【关键词】分家析产 出生次序 生育行为
【基金】上海财经大学创新团队建设项目“中国经济转型的历史与思想研究”的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