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加值贸易: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
2014-06-20分类号:F752
【部门】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 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摘要】结合对现有文献的拓展和应用,本文给出了一个理解中国附加值贸易发展的框架。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OECD/WTO的TiVA数据库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的出口中,本地附加值所占比重从1995年的88%降至2005年的64%。此后,这一比重缓慢回升,至2009年达到67%。从产业角度所作的分解显示,出口本地附加值比重走低(回升),主要是产业内本地附加值比重下降(提高)造成的,而出口行业构成的变化则是第二位的因素。从国际比较来看,行业内出口本地附加值比重偏低是中国整个出口本地附加值比重低于美国、德国和日本的主要因素,而出口行业构成偏重于本地附加值比重低的制造业则是中国整个出口本地附加值比重低于印...
【关键词】本地附加值 直接附加值 产业内效应 产业间效应
【基金】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计划”;;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1CJL039);;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12PJC08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3JJD79000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0JJD790009)的资助;; 复旦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项目的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1333002)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