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结构及养分的响应
2015-10-28分类号:S54;S344
【部门】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青岛农业大学经济草本植物应用研究所
【摘要】为了探究出适合山东地区苜蓿的最优生态种植模式,合理利用土地,在苜蓿轮作小麦地、苜蓿复种冬牧70黑麦地与苜蓿连作地3种种植模式下,采用定期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的水分、容重、总孔隙度、p H值、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及全氮含量的方法,研究了3种模式下土壤表层结构的变化及养分的消耗和利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苜蓿轮作模式与苜蓿连作和复种相比:可以明显降低土壤容重,0~30 cm土壤平均总孔隙度增加7.716%;可以降低土壤酸碱度,除5月份20~30 cm土层高于AA处理0.805,6月份10~20,20~30,0~30 cm土层高于AR处理1.413,0.673,0.569外,其余时间整体略低于其他处理...
【关键词】苜蓿连作 苜蓿轮作 复种 土壤结构 土壤养分
【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403048); 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青岛综合试验站项目(CAWS-35-3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1200906)
【所属期刊栏目】华北农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