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民国时期北京大学的管理变革:从“教授治校”到“校长治校”

2015-10-31分类号:G649.29

【作者】黄启兵  
【部门】苏州大学教育学院  
【摘要】蔡元培在北京大学实行"教授治校",其初衷是为了防止因校长变更而导致学校不稳定。该制度既是遵守《大学令》等相关法律规定的结果,也是对北大以前已经建立的评议会制度的"萧规曹随",同时与蔡元培借鉴德国大学评议会制度、实践其民主理念不无关系。蒋梦麟长校后,将"教授治校"改为"校长治校",其原因有四:《大学组织法》的颁布以及政府整顿教育的举措;评议会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如派系斗争、规则破坏、解决问题能力不足等;蒋梦麟的个人威望不够,与评议会存在矛盾;北大的教授兼课问题与经费不足问题,评议会都无力解决。
【关键词】北京大学  教授治校  校长治校  蔡元培  蒋梦麟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880033)
【所属期刊栏目】高等教育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