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急转的阈值诊断及危险性评估
2015-10-15分类号:P426.616
【部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选择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旱涝异常有关的15项大气环流指数作为自变量,以旱涝急转指数为因变量,采用非线性非参数的分类与回归树方法(CART)预测旱涝急转成灾的危险性等级。CART不仅能够提取出主要致灾因子,同时可以诊断不同影响阈值条件下,旱涝异常的类型及危险性等级。研究结果显示,夏季和春季北极涛动指数、春季亚洲径向环流指数,以及春季亚洲区极涡面积指数4项指标是旱涝突变成灾的主要影响因子,对旱涝急转成灾的危险程度具有很好的表征作用。当夏季北极涛动指数大于1.11时,更容易发生涝转旱事件(危险性等级为1级),而当夏季北极涛动指数小于或等于1.11,同时春季北极涛动指数大于或等于-1.11时,更容易发...
【关键词】旱涝急转 危险性评估 阈值诊断 分类与回归树 长江中下游地区
【基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研启动项目(sk2014008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373131)
【所属期刊栏目】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