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花叶病毒(SMV)侵染大豆种胚的研究
1997-02-28分类号:S435.651
【部门】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系 中国药科大学
【摘要】采用大豆病、健株正反交和病、健株自交的方法,以间接ELISA检测其后代种胚的带毒率。试验结果表明:♀(S)×(S)、♀(S)×(H)两组合子代的种胚带毒率较高,在结荚初期均超过60%;♀(H)×(S)子代种胚带毒率较低,仅25%左右;在健株自交组合中未检测到病毒。说明胚珠在发育早期受到病毒的侵染可能是种子带毒的主要因素,而带毒的花粉使种胚受到病毒侵染的作用较小。对大豆花前期病、健株子房组织进行免疫胶体金扫描及超薄切片观察的结果也证实,胚珠在受粉之前就已受到大豆花叶病毒的侵染
【关键词】大豆花叶病毒 侵染 大豆 胚 胚珠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