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社会损蚀”过程中农村薄弱小学的生存困境及出路——以桂北S县为例

2015-09-25分类号:G629.2

【作者】魏文一  姚晓迅  江发文  
【部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人力资源与研究部  
【摘要】农村薄弱小学在整个义务教育体系中处于边缘地位,尽管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这一局面,但造成薄弱学校困境的根本性原因——社会损蚀,却需要更为长远的乡村社会改造计划。文章在对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小学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社会损蚀造成乡村义务教育困境的具体机制。研究表明,在现代文明与乡土文明存在张力,乡村社会结构出现坍塌的背景下,扎根于乡村的中小学无法实现人、财循环回流,这对乡村社区乡村学校产生缓慢地、日益沉沦式的侵害。但由乡村社区自发建立起来的基金会可以改善这种状况,通过基金会的运行,部分地实现了乡村人、财的循环回流,这对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及社区发展都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社会损蚀  农村薄弱小学  草根基金会  社会自组织
【基金】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