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秦及汉初“徭”的内涵与组织管理——兼论“月为更卒”的性质

2015-09-15分类号:D691

【作者】孙闻博  
【部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摘要】秦汉的力役之征,以"徭戍"称之。"徭"有广、狭义之分。广义"徭"包括"奴徭"、"吏徭"等人身役使,特别对"小"年龄群体的役使,较后代突出。当时或存在以"傅"划分大、小的方式,"小"(或言广义一面)包括15岁以上的未傅籍群体。"行徭"一称,反映了"徭"多受差使而外出服役的特征。狭义"徭"、"戍",集中指国家正役。秦及汉初,男子傅籍后一般每年服役30天,主要以"月为更卒"行徭,也因需临时兴发。"月为更卒"为傅籍者所从事的正役,仍应归入狭义"徭"的范畴。秦汉"更"又可与"冗"相对,泛指轮番供役。《二年律令·史律》史、卜、祝等以"若干更"形式"践更",与唐代"色役"番上服役一类或有类似处。秦及汉初"徭...
【关键词】徭戍  奴徭  月为更卒  更  二十等爵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秦汉城乡关系的社会史考察”(14CZS009)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经济史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