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营模式的路径选择:基于村庄基础与农民诉求的双重视角——以江汉平原P村为个案
2015-09-25分类号:C912.82;F321.1
【部门】南开大学社会学系
【摘要】探讨城镇化背景下乡村地区的农业经营模式,是基层治理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调研发现,随着打工经济的兴起和青年人口的大量外流,村庄边界打开,形成富有弹性的流动性社会结构。农民据其家庭对土地依赖程度的差异,表现出抛弃型、悲观型、资源型、补充型和生计型的多元土地诉求观。基于此,农民按照伦理血缘关系建构出自发的土地流转秩序,形成了以"新三代家庭"为载体的"大户农业/兼业小农+老人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模式。这一农业经营模式较土地规模流转形成的市场化农地经营,更为符合乡村实际和农民利益。
【关键词】城镇化 农业经营模式 农民诉求 村庄基础 土地流转 规模经营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