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水库蓄水前后长江中下游江心洲的演变及其机理分析
2015-01-15分类号:TV147
【部门】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摘要】长江中下游河道存在数量众多的江心洲,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这些江心洲的演变深为人们关注。选取2000~2011年宜昌、汉口、大通站的年均流量和输沙量,1999、2001、2003、2005、2007、2009和2011年长江中下游20个代表性江心洲的遥感影像,分析三峡水库蓄水前后水沙变化及江心洲面积变化过程,同时利用概念模型分析江心洲面积变化与流量和含沙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1)三峡水库蓄水后(2003~2011年)宜昌、汉口、大通站的年均径流量较蓄水前分别减少6.1%、7.3%、9.5%,输沙量分别减小90.3%、72.1%、66.9%,平均含沙量分别减少了89.6%、70.8%、64.8%...
【关键词】长江中下游 三峡水库 江心洲 冲刷 萎缩机制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4M55074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09102); 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资助(2011DFG93160); 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课题(20121080027)
【所属期刊栏目】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