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养殖模式下尼罗罗非鱼消化酶活性的比较
2015-01-15分类号:S917.4
【部门】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水生经济动物良种繁育重点实验室
【摘要】以广东省3种较常见的罗非鱼养殖模式作为实验对象,开展养殖模式对尼罗罗非鱼消化酶活性影响的研究,旨在阐明养殖模式中水温、饲料成分等因素对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养殖模式分别为传统养殖模式(M1),一年两造养殖模式(M2),鱼虾混养养殖模式(M3)。养殖中定期进行水质测定,4次取样并运用生化法测定消化酶活性。3种模式酶活性比较结果发现,M2的胃总蛋白酶活性最高,M1肠总蛋白酶活性最高;3种养殖模式总蛋白酶活性趋势都是肠总蛋白酶>胃总蛋白酶>肝胰脏总蛋白酶。M2的肠总脂肪酶、肠总淀粉酶、肝胰脏总脂肪酶活性和肝胰脏总淀粉酶活性总体高于其他两种模式,同时,饲料系数总体低于其他两种模式。研究表明,罗非鱼不...
【关键词】尼罗罗非鱼 养殖模式 蛋白酶 脂肪酶 淀粉酶 饲料成分
【基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4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2639)
【所属期刊栏目】水产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