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茬小麦不同氮效率群体花后物质生产与衰老特性差异分析
2015-03-16分类号:S512.1
【部门】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点/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扬州大学小麦研究中心
【摘要】【目的】探讨稻茬小麦高氮肥利用率条件下群体花后衰老特征。【方法】2010—2012年,在稻麦两熟制条件下,以扬麦20为材料,采用三因素裂区设计,以施氮量(纯N)为主区,设210.0 kg·hm-2、262.5 kg·hm-2两个水平;以施氮比例为副区,设基肥﹕壮蘖肥﹕拔节肥﹕穗肥分别为3﹕1﹕3﹕3、5﹕1﹕2﹕2两个水平;以穗肥追氮时期为裂区,设剑叶露尖、孕穗期、抽穗期和开花期四个水平。通过试验构建不同氮肥利用率(NUR)群体,研究其产量、物质生产、氮素吸收及花后剑叶衰老特性的变化特征。【结果】不同群体NUR变幅在31.18%—72.23%,NUR≥60%群体(氮高效群体)籽粒产量8 500...
【关键词】稻茬小麦 氮效率 物质生产 衰老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1729,31271642,31401317);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3BAD07B09);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3KJA210004); 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江苏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扬州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