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耕地多功能空间分异及其社会经济协调模式解释
2015-02-15分类号:P208;F323.211
【部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
【摘要】以北京市为例,在解析识别耕地功能表征因子的基础上,分别对北京13个区县(不包括中心城区)耕地的生产、生态、社会功能进行评价,利用GIS反映多功能的空间分布形态,并通过信息熵模型对耕地多功能与社会经济的空间相关性进行测算,讨论各区县耕地多功能与其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以及发展阶段的协调模式。本文旨在揭示北京市耕地多功能在社会经济影响下的空间分异特征,为制定科学的耕地多功能利用布局方案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各区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耕地多功能的空间相关性较强,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此外在经济与政策的共同驱动下,多功能与经济的组合模式随着经济发展经历高生产-中社会-低生态的正三角形态向低...
【关键词】空间相关性 联合熵 耕地多功能 GIS 空间分异 协调模式 北京市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耕地多功能特征及与经济社会耦合机理研究”(编号:2652011304);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生物燃气及循环农业科技促进培育专项项目:“北京市耕地复合价值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编号:Z141100000614001)
【所属期刊栏目】资源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