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华玆华斯《颂诗:忆幼年而悟永生》的儿童哲学意蕴

2015-08-25分类号:G610

【作者】刘晓东  
【部门】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协同创新中心  
【摘要】1802年3月,华玆华斯围绕"儿童"或"童年"主题,进行了井喷式写作。《颂诗:忆幼年而悟永生》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诗篇。该诗认为,与成人相比,儿童是"最好的哲学家";与儿童相比,成人是盲人,而儿童是"盲人中间的明眼人"。类似观点不一而足。于是,一种崭新而令人敬畏的儿童形象凸现于历史舞台,一种与传统相悖的儿童与成人的新关系建立起来。《颂诗》是时代精神在儿童观方面的杰出体现。《颂诗》自问世以来,其被接受度不断上升,以至进入20世纪后,评论家中不乏热情的讴歌者。遗憾的是,该诗的儿童哲学意蕴还未被充分发现、发掘。其实,《颂诗》堪称一部煌煌儿童哲学巨著。
【关键词】华玆华斯  《颂诗》  儿童观  儿童哲学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类一般课题“儿童教育的现代立场;现代观念研究”(课题批准号:BAA140011)的研究成果之一
【所属期刊栏目】教育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