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汇率与国际银价关系看清末民国外汇市场整合
2015-01-15分类号:F832.9
【部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摘要】清末民国时期的银本位制度下,市场汇率和国际银平价的偏离率显著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是外汇市场供求关系;二是国际银价的变化——因为国际银价变化时市场汇率的调整具有滞后性。不过,"银点套利"保证了汇率和国际银价之间的长期稳定关系,即二者偏离率受"银点"约束而不致无限扩大。银点套利还使得偏离率对市场上发生的大的冲击和小的冲击反应模式不同:偏离率大时其向均衡值收敛的速度很快,而偏离率小时收敛的速度则很慢。总体上,经验结果认为银本位下中国的外汇市场是有效的。从汇率与银价偏离率的调整速度看,上海与国际金融市场之间的整合程度接近于同时期欧美金融市场之间的整合程度。
【关键词】银点套利 市场整合 ESTAR模型 外汇市场 清末民国
【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基地项目(编号:13JDJGB039);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中青年教师科研种子基金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经济史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