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的教育生活与公民公共心灵的培育
2015-05-31分类号:G41
【部门】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摘要】对"团结"不加反思的认识正消磨着团结所具有的教育意义,同时也导致团结概念的狭隘化和庸俗化。团结的教育生活是以友爱精神为基础的公共生活,是具有公共精神和包容意识的生活,是成员之间彼此友好、相互信赖、相互尊重的生活。团结决不意味着为了集体目标而自我放弃和牺牲,相反,它是为了每个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得到发展;团结也不意味着内部的包容和外部的排斥,它通过对"我们"观念的超越而消解不同团体之间的敌意;团结也不是集体活动中短暂的力量集聚,而应达成一种持久的合作与包容,成为一种稳定的生活状态。团结通过个体的"他人意识"而实现对陌生人的接纳,并使教育生活不断呈现出公共的属性,从而使其具有公民教化的功能。
【关键词】友爱 团结 教育生活 承认 公民教育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高等教育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