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攫取性”金融体系及其危害——一个基于金融竞合观的分析框架
2015-05-25分类号:F832.1
【部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
【摘要】本文的目的在于弄清"攫取性"金融体系对创新及经济增长的负向作用机制。当前中国的金融体系有较强的"攫取性"属性。金融竞合观下,资源配置可以分为两个环节。一是"初次分配",即要素在金融与实体经济间的分配。二是"再分配",即金融体系可支配的资源在不同实体经济部门间的分配。"攫取性"金融体系下,"初次分配"存在严重扭曲,过多创新要素"脱实向虚",被过度配置到金融业,即存在"虹吸效应",而"再分配"又无法消除这种扭曲,从而使得经济系统的资源配置效率下降。除此之外,"攫取性"金融体系还通过利益集团机制、侵蚀效应、公司金融机制和金融不稳定机制等渠道负向作用于创新及经济增长。
【关键词】攫取性金融体系 金融竞合观 初次分配 再分配 虹吸效应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体制改革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