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位劣势和县域行政管理费增长
2015-03-20分类号:F812.45
【部门】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摘要】中国以"三公"经费为代表的行政管理费居高不下,其中县级为最。基于空间经济学中的"中心—外围"理论,中心城市和外围县域会形成资本流动上的均衡。外围县域的资本回报率远低于中心城市,即使其偏向于生产性支出,也难以吸引资本流入本县辖区,因而它们会偏向于非生产性的行政管理费支出。本文基于中国1938个县2001—2006年的数据检验,发现区位劣势显著地促进了县域行政管理费增长,交通状况的改善则弱化了两者间的关系。可见,遏制县域行政管理费增长,需通过交通建设来减少县域的区位劣势。进一步研究发现,高度依赖财政转移支付的县形成了寄生型财政,寄生型财政强化了区位劣势和行政管理费增长的关系。
【关键词】区位 行政管理费 县域 Hausman-Taylor估计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3&ZD166);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4CGL03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302101;71302105;71273285); 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2012ZGXM_0001); 广东省软科学项目(2013B070207004)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