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光伏产业结构、合同安排和纵向价格传递

2015-09-06分类号:F426.6;F764;F741.2

【作者】余杨  李虹  舒振宇  
【部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摘要】截至2014年12月,美、欧等国相继对中国晶硅光伏产品进行反补贴、反倾销("双反")调查。美国两次裁定中国企业非市场定价行为存在,实施迄今对新能源行业的最高"双反"关税,欧盟在各方压力之下仍以限价限量措施判罚,中国光伏业因此遭受沉重打击。本文以光伏产业结构与合同安排方式的国别差异为分析基础,建立光伏产业链纵向价格传递模型,利用国际和欧洲市场国别价格数据,证明中国光伏产品出口价低的原因在于产品技术差异,阶段性价差扩大是受国别纵向价格传递非对称性效应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缺乏光伏产品定价权且深受产业链两端的挤压,美欧诸国对华"双反"判罚有失客观公正。
【关键词】晶硅光伏产业  “双反”调查  产业结构  合同安排  纵向价格传递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能源技术经济范式转换与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技术创新研究”(14CJY00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及上网定价机制研究——基于产业链的实证分析”(12YJC790243);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浙江太阳能光伏产业技术进步;价值链战略与成本降低的实证研究”(LQ13G030011)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与管理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