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货币数量论失效研究
2015-04-20分类号:F831.59;F822.2
【部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波士顿大学经济系
【摘要】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货币数量论的失效表现出新特点,高货币投放的宽松货币政策不仅没有引起应有的通货膨胀,而且与房价上涨和政府债务扩张表现出紧密联系。本文构建了一个含有房地产部门和地方政府债务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以研究中国货币数量论失效的形成机理以及货币数量论恢复有效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房地产泡沫的膨胀和地方政府债务的扩张会增强家庭和政府的货币持有意愿,使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并导致通货膨胀率相对降低。这表明房地产泡沫和地方政府债务是导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货币数量论失效的重要因素。同时,模拟实验表明,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将使货币数量论恢复有效,并推动通货膨胀率上升约0.5个百分点。
【关键词】货币数量论 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房地产 政府债务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73272,7137326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宏观经济困境的形成机理与应对策略”; 中国人民大学2014年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资助计划的阶段性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