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错配、财政压力与遗产类景区治理——基于公共品供给视角
2015-09-15分类号:F812;F592
【部门】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
【摘要】遗产类景区是具有一定文化传承和科教价值的文物古迹或自然景观,具有准公共产品属性。本文以我国47处世界遗产类景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遗产类景区治理模式、门票价格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发现,我国遗产类景区存在较为严重的资源错配现象,其准公共品属性被边缘化。受市场失灵、财政收益和考核机制的影响,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治理模式存在遗产类景区公益品供给不足和市场化供给过剩的资源错配现象。本文借鉴美国国家公园治理模式,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从主管部门、经济利益、资金保障、门票制度和管理机制等五个方面对优化我国遗产类景区的公益性提出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遗产类景区 资源错配 财政压力 政府失灵 市场失灵 准公共产品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资助项目“美丽中国建设与旅游业健康发展研究”(14AJY024)
【所属期刊栏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