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国际贸易中的产品质量异质性研究进展

2015-01-20分类号:F752;F273.2

【作者】李酣  张继宏  
【部门】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宏观质量管理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摘要】在"新新"贸易理论的框架下,引入产品质量异质性,一方面通过建立静态或动态均衡模型解释了国家之间贸易流向和贸易流量的变化,也证明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模式的差异和由此导致的收入差距等福利问题,并对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另一方面,通过构建反映产品质量的指标,利用企业乃至产品层面的数据验证了质量异质性和企业出口决策、国家间的贸易模式差异和出口品质量高低之间的关系。企业产品质量异质性的引入推动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也为中国很多贸易现象提供了新解释。在改进国际贸易产品质量测度指标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产品质量异质性,有望对贸易模式、福利效应和经济增长提供更有力的解释。
【关键词】产品质量  质量异质性  贸易模式  经济增长  “新新”贸易理论  林德尔假说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产品质量与中国外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基于‘新—新贸易理论’的研究”(2012YB048)
【所属期刊栏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