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伐背景下林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探析——以大兴安岭国有林区为例
2015-04-20分类号:F323.89
【部门】东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集美大学法学院
【摘要】通过对大兴安岭林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调查发现:大兴安岭林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城乡保障标准水平差距大、保障标准确定不合理以及动态调整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在全面禁伐实施后,这种情况将会更加严重。因此,应提高林区人民的低保保障水平,使之不至于因"禁伐令"的实施而使生活陷入困难。基于此建议:提高农村低保标准,缩小城乡差距,逐步实现低保制度城乡一体化,不断完善动态调节机制,加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关键词】禁伐 大兴安岭林区 最低生活保障
【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2542008); 东北农业大学博士启动基金计划项目(2012RCB88);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年度重点项目(14B007)
【所属期刊栏目】林业经济问题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