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HP的耕地保护公共政策分析
2015-06-20分类号:F323.211
【部门】华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摘要】耕地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执行耕地保护政策过程中出现了"自上而下"、"激励主体"两种不同的保护模式,不同模式政策执行效果有显著差异。耕地保护制度在执行过程中经常出现偏差,中央政府保护耕地的政策目标不能得到有效实现,耕地保护的主体——农户的基本利益也不能满足,耕地质量的隐形下降与保护效果的明显欠佳。这些现象都表明需要客观评价不同模式的耕地保护政策。河北是农业大省,唐山市是其经济发达、耕地保护任务艰巨的典型地区。根据唐山市典型农村356家农户进行实地调查获取的数据和资料,选取评价指标和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自上而下"、"激励主体"两种不同模式的耕地保护政策执行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
【关键词】耕地保护 利益分配 政策分析 层次分析法
【基金】唐山市科学技术局项目(批准号:13140206z)唐山市耕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创新模式研究; 河北省社会科学(批准号:HB14GL042)河北省破解城乡一体进程中土地瓶颈研究;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批准号:HB13JJ049)基于SEM的影响河北省低碳经济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及对策研究; 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编号:14457663D)河北省农村宅基地置换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批准号:201501131)河北省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