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差国比较视角下的全球经济失衡原因探析——以中国、德国以及东盟四国为例
2015-03-16分类号:F113.1
【部门】暨南大学金融研究所
【摘要】已有全球经济失衡原因研究存在过于聚焦中美与研究视角不全面等两大不足。本文选取了不同经济背景的中国、德国以及东盟四国作为顺差国别比较的研究对象,综合多个研究视角与运用似不相关回归法等方法对三类顺差国的经济失衡原因进行了实证分析与比较研究,对"德国是中国的未来吗?"与"东盟是中国制造的替代吗?"这两大问题进行了思考。研究结果表明:顺差国经济失衡的共同影响因素是各国的资本形成率与国内储蓄率;金融发展与人口结构的影响则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新兴经济体的经常账户和金融发展之间不存在稳定的关系,东盟的人口抚养比的增加会显著降低经常账户的盈余。相对于德国与东盟四国,中国的经常账户更受外部因素尤其是美国的影响。
【关键词】全球经济失衡 顺差国 比较视角 实证分析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0YJA790157); 广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1JDXM79006); 暨南大学211科研项目(金融学)的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研究参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