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代中叶后漕政的败坏
1992-12-30分类号:
【部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研究员 副研究员
【摘要】一清沿明制,每年额征漕粮400万石,随正交仓耗米40余万石,以供京师官兵俸饷。除截留蠲免拖欠之外,每年实际运抵京通漕粮约300多万石。这部分漕粮在国家财政上占居重要地位。又官兵支领这项米石部分到市场出售,国家也经常调拨部分仓粮进行赈粜,对调剂京师民食问题也起着重要作用。清中叶后,伴随吏治腐败,漕政日趋败坏,起运交仓粮额日减,漕粮质量也日趋恶劣,严重影响国家粮储。
【关键词】清代中叶 官兵俸饷 道光朝 清中叶 旗丁 额征 运丁 乾隆朝 江苏巡抚 吏治腐败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经济史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