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捕捞渔业温室气体排放时序分析与因素分解
2014-08-15分类号:X714;F326.4
【部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农业部东海与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摘要】综合渔获量规模、作业方式结构、作业方式能耗强度和燃油排放系数等因素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在对2006~2011年海洋捕捞渔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时序分析基础上,利用LMDI方法对温室气体排放进行了因素分解。结果表明:海洋捕捞渔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呈现出稳定的增长趋势,平均每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增长26.66万t;拖网、刺网两种作业方式产生的温室气体占相应年份海洋捕捞渔业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比重最大,约占80%,且温室效应最强。渔获量规模效应是驱动我国海洋捕捞渔业温室气体排放的最主要因素。建议通过采取"捕捞配额"或实施较长期的禁渔休渔制度来降低渔获量总量,不仅有利于保护海洋渔业资源,还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也可...
【关键词】海洋经济 海洋渔业 捕捞 温室气体 时序分析 因素分解
【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2T02); 浙江省科技厅重大科技专项项目(2011C12039)
【所属期刊栏目】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