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ID模型的洱海流域生态农业政策效应研究
2014-10-09分类号:X322;X71
【部门】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下,探讨高原湖泊流域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实践表明,生态环境政策对工业与服务业等点源污染的管控效果显著,但对农业面源污染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存在瓶颈。因此,本文运用DID模型,对洱海流域内政策区和非政策区农业生产方式与水环境指标进行双重差分分析,揭示生态农业政策效应。分析结果显示:政策实施下农业生产方式对水环境污染指数的影响效应为-12.59,生态农业政策对农业生产方式调整与优化效应显著,其中农业从业人口、肉蛋奶总产量变量对水质污染指数负相关;化肥施用量、农药施用量与水质污染指数正相关。分析结论:生态农业政策实施后,农业生产方式的优化对流域内面源污染程度得到缓解,...
【关键词】DID模型 洱海流域 农业生产方式 生态农业政策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云南环洱海地区乡村聚落空间演变机理与优化研究”(编号:41261044);“基于坡度约束CA模型的高原城镇坝区蔓延驱动力与管控机制研究”(编号:D010203);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基于精明增长的高原城镇用地蔓延驱动机制与管控政策研究”(编号:13XJC790001); 云南省哲社基金项目“生态文明导向下洱海流域产业结构对水环境的响应机制研究”(编号:YB2013122)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