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澜沧江流域民族聚居区生态景观及生态文化的作用初探

2014-02-15分类号:X2

【作者】徐增让  成升魁  邹秀萍  鲁春霞  高利伟  
【部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摘要】澜沧江流域民族众多,民族生态文化绚烂多姿,同时生态脆弱,研究其生态景观与生态文化的关系对于科学认识人地关系、充分发挥民族生态文化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澜沧江流域选取藏、傈僳、白和傣等4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利用民族分布和2000年1∶10万土地利用数据,从景观多样性、景观优势度、景观破碎性等方面分析不同民族生态景观特征;利用1980-2005年1∶25万土地覆被数据,分析各民族生态景观动态变化,并就生态文化对生态景观的作用做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①澜沧江流域不同民族的生态景观具有明显差异。上游的藏族以草地景观为主、草地放牧业为主要生计方式。中游的傈僳族林地优势度大,农林牧兼营、以山地旱作农业...
【关键词】土地覆被  生态景观  生态文化  少数民族  澜沧江流域
【基金】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澜沧江中下游与大香格里拉地区综合科学考察”(编号:2008FY110300);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现代高原地表圈层相互作用”(编号:XDB03030000); 中国科学院重点项目:“周边国家及全球资源环境科学数据库建设与决策支持研究”(编号:KZZD-EW-08)
【所属期刊栏目】资源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