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兔宰后肌糖原变化及其与兔肉品质的相关性
2014-02-16分类号:TS251.1
【部门】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重庆市特色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摘要】【目的】探讨伊拉兔宰后36 h内肌糖原变化规律及与肉品品质变化的相关性。【方法】伊拉兔经屠宰之后,肌肉内的糖原会在一定时间内酵解转化为乳酸,从而改变胴体的pH值,并进一步影响肉品的持水力、剪切力、肉色等品质指标。以伊拉兔背最长肌(LD)和左后腿肌(LL)为原料,用试剂盒法分别测定了伊拉兔宰后45 min、4 h、8 h、12 h、24 h、36 h肌糖原含量的变化,并对兔宰后相应时间点的肉品品质指标如pH值、蒸煮损失、滴水损失、剪切力、色泽变化进行了检测与分析。此外,将主要设计因子(pH、蒸煮损失、滴水损失、总损失、剪切力、L*、a*、b*、C*)作为X变量,以肌糖原的含量作为Y变量,用偏最小...
【关键词】伊拉兔 肌糖原 兔肉品质 相关性
【基金】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肉加工与综合利用(CARS-44-D-1); 南方地区肉兔育肥与高品质肉生产技术研究(201303144)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