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中日近现代化之路的比较

2015-02-20分类号:F124;F131.3

【作者】李超  韩江波  穆尧芊  张中鹏  
【部门】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南阳师范学院南阳发展战略研究院  日本环日本海经济研究所  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摘要】2014年是中国农历的又一个甲午之年。近代中国在晚清时期曾先后遗憾地错失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机遇,经济增速和发展水平均滞后于同时期的日本。本文在理论模型和数值模拟的基础上,通过归纳和梳理清朝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不同的产业和技术演化模式,研究发现,经济体只有立足于自身的要素禀赋结构并选择适宜技术模式来组织生产,才能最便捷地扩大总产出,最大限度地创造经济剩余。鉴于此,后发国家的政府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如何促进要素禀赋的结构升级上,而不是单纯地以追求产业和技术的先进性为目标。
【关键词】适宜技术  现代化  发展战略
【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重点项目“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的要素重置效应研究——基于大国雁阵模式的视角”(编号:10520141001010); 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中国城镇化:大国特征;增长效应与战略抉择”;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高铁快速发展背景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及相关政策研究”(编号:11&ZD159)的阶段性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