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
2015-06-01分类号:F124
【部门】北京大学
【摘要】本文首先以夜间灯光数据表征城市规模,然后利用分级路网数据建立时间网络数据集,并得到任意两个城市间的时间距离,最后基于引力模型测算了京津冀城市群的空间结构。通过时序比较发现,城市间联系愈加紧密,轴带化趋势逐渐显现,其空间结构可归纳为"两核两副一轴两带多中心"。结合京津冀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区域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主体功能区规划及未来发展趋势,将京津冀地区分为四个功能区,即中部平原核心功能区、东部滨海功能区、南部平原拓展功能区、西北部山坝生态功能区。此外还发现,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四个城市周围形成了40-70公里的中小城镇带,亟需以区域的观念来指导城市规划,加快构建区域城市。
【关键词】京津冀城市群 引力模型 空间结构 区域城市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管理项目——“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编号:71441006,主持人:杨开忠)成果之一; 京津冀三省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资助重大项目——“调整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与京津冀协同发展”(主持人:杨开忠)成果之一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问题探索
文献传递